• 微信关注
免费技术咨询

18637302099

服务热线
新闻资讯
成功案例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成功案例

给工厂装“大脑” 邻水“智改数转”加速推进

来源:澳客比分直播即时比分直播    发布时间:2025-05-13 05:55:31 浏览次数:754

  4月23日,在御临河畔的广安高新区,已成立14年的四川弘融新精密铸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在线配料称重系统、自动转运系统、浇注机等二十余台铸造设备正通过控制中心链实现实时数据互联,智能检测系统可精准识别毫米级误差,订单响应速度提升30%。这家传统铸造企业依托“智改数转”实现华丽转身,成为邻水县工业经济数字化转型、塑造发展新优势的生动缩影。

  自2023年实施“智改数转”一年多来,邻水县坚定实施“产业支撑”战略,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加快构建“112”现代工业产业体系,着力创新机制、精准施策,强化数字赋能,大力推进“智改数转”,有效激发企业未来的发展活力和创新动力,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数据链全面融通,不断的提高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智改数转”企业5户,涉及企业产值同比增长15%以上,生产效率提高12个百分点以上;正在推进实施项目企业5户,即将启动“智改数转”企业6户。

  进入二季度,位于广安高新区的四川赛特冷设备有限公司恒温恒湿车间热火朝天,六条自动化生产线快速运转,二十余台物流机器人满载物料、成品穿梭在各生产车间。公司综合管理部主管李小庆说,当前正处于持续不断生产状态,这里下线的新能源乘用车节能空调,今年已突破12万套,配套重庆主机厂。

  2023—2024年,该公司申报了智改数转项目,投入2000万元实施了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智慧工厂场景应用建设。

  “通过添置智能化机器人,升级智能化控制管理系统,建造恒温恒湿无尘车间,改造物料流转环节,搭建智能制造可视化云平台,连通供应交付环节信息共享和交换,实现了智能协同,工作生产效率提升30%。”李小庆说,智改数转项目实施后,生产、物流、管理都实现了智能化,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提升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和质量风险,也扩大了利润空间。

  智改数转“换”出了公司发展的新需求新技术新产能,公司成功上榜2024年备案四川省瞪羚企业名单。李小庆说,目前,公司的主打产品新能源汽车高能效空调系统已足额交付,生产已饱和,在手订单排到了7月份,一季度超额完成1.2亿元的生产任务。

  “今年还将继续投入大量资金,进一步推进‘智改数转’,走在全县工业产业升级前列,全力拓订单、扩产能,力争年内完成新能源汽车高能效空调系统产业化生产能力建设,实现年产50万套的目标。”李小庆表示。

  智能制造是工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必然选择。在邻水,像四川赛特冷设备有限公司一样的不少企业针对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环节进行“智改数转”,采用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平台,配套相关智能化生产、检测设备,强化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以“智改数转”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培育新动能、更新旧动能。如何推动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换,在四川弘融新精密铸造有限公司“智改数转”项目中我们大家一起去探寻答案。

  “早在2019年,公司先后共投入60余万元进行智能制造改造,但改造效果不佳。”公司CEO李徐俊说,以前,铸造行业主要是依靠人工操作,时常出现数据瑕疵、管理漏洞,存在效率低、成品差错率高等风险。依托“智改数转”项目的实施,2024年公司投入5000万元建成AFM—407湿型粘土砂双工位自动化生产线,实现传统制造到智慧生产的转变。

  李徐俊介绍,铸造行业通俗来讲就是在1500℃的高温下将生铁、废钢熔炼,再加入不同的合金材料等,浇铸到通过造型线生产出的砂模中,再通过成型冷却、凝固、抛丸、打磨,产品最终成型。在人工条件下,每名工人一天能完成2吨铁水浇铸,自动化生产线吨,同样产能条件下,节约60%—70%的人力。

  “智改数转”浪潮给铸造行业带了新的生机。“全自动生产线除了对工人技能要求的降低,生产质量和效率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李徐俊表示,“智改数转”为公司开辟了新的客户,每天都有10余辆货车满装凸轮轴、通用汽车零部件等产品,发往重庆、江浙一带等客户手中,最终变成漂亮的新能源汽车。

  如果没有“智改数转”,李徐俊和他的同事几乎每天都要带着一大沓文件资料奔忙在生产线,建成“智慧工厂”后,不可控风险大幅度的降低,产能翻倍,2024年公司实现产值2.5亿元。

  “接下来,将每年投入2000—3000万元,持续推动‘智改数转’,引进一条AFM—507湿型粘土砂四工位自动化生产线,自主研发打磨设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实现降本增效。”李徐俊信心满满。

  随着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邻水县这场始于车间的数字化变革,正以“智改数转”为支点,撬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动能,重塑邻水工业经济的基因图谱。从自动化产线到数字孪生工厂,从单点突破到生态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平台赋能的协同推进机制,正让“邻水智造”焕发新的生机。(张天文)


上一篇: 惠州市银宝山新科技获得一种注塑件打磨设备专利进步注塑件打磨作用

下一篇:

首页
咨询服务电话: 18637302099
澳客比分直播即时比分直播